登录 | 注册
返回上一页首页  > 资源分享 > 網上知識文章收錄 > 攝影

網上知識文章收錄 > 攝影

全景攝影介紹

環景圖1

環景圖(panorama)是一種廣角圖,可以以畫作、照片、視頻、三維模型的形式存在。環景圖這個詞最早由愛爾蘭畫家羅伯特·巴克提出,用以描述他創作的愛丁堡環景畫。現代的環景圖多指通過相機拍攝並在電腦上加工而成的圖片。

 

環景畫

19世紀中葉,環景圖成為最常用的景觀和歷史事件的表現手法。1881年,荷蘭海景畫家梅斯達格(Hendrik Willem Mesdag)等人創作了梅斯達格環景畫,並將畫放在一個直徑約40米的環形面內,畫長約120米,高14餘米。

 

環景攝影

球面環景

環景攝影即英文panoramic photography。就攝影發展而言,早已邁入數位化,相對於異於傳統單一視角畫面,對於物體有所謂的環物(Object VR)攝影。相對的,對於環境景物的呈現,就稱為環景(Pano VR),用以與平面的360°「環景」畫面有所區別。

VRVirtual Reality的縮寫,即虛擬實境的意思。

 環景圖2

環景簡介

環景攝影的概念源自於利用電腦播放軟體,如QuickTime Player,讓使用者能依本身的需要,旋轉照片,產生一種有如身臨其境的視覺效果。為了產生這樣的照片,於是有了各種環景攝影技術的發明。

在實際的應用上,根據使用者需求的不同,或攝影者本身的技術限制,有可分為寬景,環景跟環景,可以單一照片欣賞,也可以利用軟體播放。

 

各種特殊攝影介紹

寬景

是指畫面比普通的廣角的水平視角大,卻又未涵蓋到整個周圍360°。

 環景圖3

環景

源自於傳統平面的概念,水平視角包含完整一週360°,但受限於二度空間,無法完整呈現出置身於球體,或是立方體內部的那種三維的立體空間之視覺效果,謂之為環景。在多重照片接合時,離畫面中地平線上下越遠,變形會越大,需要將照片的中線固定、上下端都左右來開來接合圖片,而直線將呈現曲型。

指於球體的空間狀態,視角涵蓋地平線+/-180°,垂直+/-90°,就立方體的空間狀態,即為上下前後左右六個面完全包含。尤於水平角度為360°,垂直為180°,能表達這種模式的照片有很多種,又跟球面的投影有關(類似繪製世界地圖的投影,但是是內投影)。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單一照片呈現法式等距長方投影(equirectangular),環景照片的長寬比例固定為21

環景圖4 

環景的拍攝方法

環景的拍攝是需要一些方法,並不是單純把腳架轉一圈,上下拍個幾張就可以,還要考慮到視角的問題。例如,將兩枝筆一前一後的立在桌上,當鼻子正對筆時,右眼看到近筆會在遠筆的左方;而左眼則是看到近筆在遠筆的右方。同樣的,當單純在腳架上轉動相機時可能就會產生類似的現象,當腳架轉動時,視角就改變了。

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,一般腳架的轉軸是在螺絲孔上,而大部分相機都會把固定螺絲製作在感光元件的正下方,但是相機的視角卻不是產生在那裡,實際上是在鏡頭中的某處,可能會隨著焦距的不同(也就是光學變焦)而改變,一般應該會產生在光圈的附近(也就是光線進入鏡頭之後的交叉點)

雖然有這樣的問題,但卻是很容易克服的,只要經過簡易的測量就可以量出那個點(當然不需要把相機拆開),雖然市面上有可調整的環景雲台,但一般價格相對高昂,因此自製腳架亦是一個較佳的選擇(但缺點就是焦距和機種不能換)。

 

電腦上的環景

早期在傳統使用底片的相機時,便有所謂的環景相機,透過相機環繞一週,採用類似掃描的方式,記錄下水平一圈360°,在當時,是沒辦法處裡天空與地面的問題。 採用"環景"一詞來代表包含天地的球體(Sphercial)或是立方體(Cube)投影的360°,乃是為了與攝影史上早已存在的環景相機有所區隔。而在一般商業行為上還以一種所謂的720°也是不正確的,只能是說一種商業行為的噱頭。

而在數位相機興起之後,可透過電腦進行影像編輯,將影像經過定位、運算、變形接合、等過程。

 

觀看的軟體

有多種軟體可以觀看某種形式的環景,例如Quicktime player播放軟體以QTVRMOV格式支援,MOVQTVR本身是利用六面體(也就是儲存六張照片,並在開啟軟體時變形、接合)來形成立體照片;又或著在網頁中執行的Flash也有相關的VR程式(360cities,或是網頁版的Google 街景服務所使用的);同時,Google Earth本身就是立體地圖軟體,則是利用視點位置的紀錄,並且藉由Pyramid(分層紀錄,越是放大的層,每一張照片包含的區域越小,細節也就越多)的方法來記錄細節的和許遂有了包括天空與地面,水平角度為360°,垂直為180°的環景。


轉貼自維基百科

Copyright©2013 大面活動 版权所有  苏ICP备13007110号  技术支持:玖佰网